期刊信息

主管单位:天津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
主办单位:天津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
编辑出版:《艺术家》杂志社
国际刊号:ISSN1004-1206
国内刊号:CN12-1035/J
创刊时间:1988年
开本尺寸:大16开
语言种类:中 文
出版周期:月 刊
每册定价:30.00元
网  址:ysjzzs.cn
投稿邮箱:ysjtgyx@163.com

本刊声明

       凡投稿本刊的稿件,作者文责自负,确保稿件不涉及保密事项,署名无争议。对于以任何形式侵犯他人著作权的行为,作者应独立承担法律责任,本刊概不承担任何连带责任。来稿凡使用,即视为全体著作权人同意将所投稿 件的复制权、发行权、汇编权、翻译权、信息网络传播权转让给本刊杂志社。本社可以将上述权利转授给第三方使用,特此声明!

编辑部公告

通知:敬请各位作者注意,本刊诚征优秀学术稿件,来稿必须为原创稿,不得抄袭和篡改他人作品。凡是投稿本站正在审核期的文章,请勿一稿多投。审稿期限一般二到三个工作日,作者可以随时在本站作者查稿系统中输入文章编号,查询稿件审核情况。

根根翠竹铺就特色致富路

来源:本刊杂志社        点击:        发布时间:2023年12月07日

根根翠竹铺就特色致富路(美丽中国·“以竹代塑”在行动②)

  核心阅读

  地处黔北的贵州省赤水市,全域277.8万亩土地,竹林面积达到132.8万亩;常住人口近23万,从事竹产业的就有18万左右。近年来,赤水市发挥竹优势、做好竹文章,在长江上游筑起一道绿色生态屏障,为当地百姓铺就一条特色致富道路。

  漫山皆竹,满眼皆绿。山风吹过大娄山脉,一层层竹浪沿着山脊起伏跌宕,宛如一片绿色海洋。因竹而美,因竹而富,因竹而兴,这里是贵州省赤水市,“中国十大竹子之乡”之一。


  在赤水市大同镇民族村,种竹12年的村民宋运军没想到,有朝一日,自家的竹子会变成水果盘、电脑外包装等产品,走出国门,走向世界。“近看一根竹,远望一片海!赤水人长期以竹为居、以竹为食、以竹为业,现在竹子还能代替塑料,卖到国外,感觉特别自豪。”宋运军说。

  “大伙儿都把竹子当成挣钱的宝贝,只嫌自家竹林太少”

  “两山夹一沟,沟深坡又陡。人在两山住,水自沟中流。”行走赤水,常听到这句顺口溜。

  赤水河,是长江上游一条重要支流。曾经,这条河因大量河沙冲入河道,导致水质泛黄。“不少农民靠卖木材为生,陡坡地还要开垦种粮,不但树越砍越少、地越种越薄,石头还越来越多,大家没少受石漠化的苦。”宋运军说。

  如何改善日益恶化的生态环境,让群众过上好日子?随着国家退耕还林工程启动,2001年,赤水市结合自身特点,将25度以上坡耕地退耕还竹,以遏制水土流失,帮助农民增收。

  2001年,宋运军将4亩坡地种满翠竹。谁料竹子刚种下去没几天,他心里就打起了退堂鼓:“种竹子,头三年几乎没啥赚头,还不如种粮食,哪怕种一坡收一筐,效益看得见、摸得着,但求一个踏实。”

  对此,村干部集中宣讲退耕还林政策的具体要求和相关补贴,劝解村民要用长远眼光看问题、算大账。宋运军坚持了3年,开始尝到甜头。“竹子拉到料厂就是钱,平均一亩保底赚1000元,大伙儿都把竹子当成挣钱的宝贝,只嫌自家竹林太少。”宋运军说。

  眼下接近年底,宋运军抽出一周时间砍竹子。看到一根根竹子犹如碗口般大,他顾不上休息,“3年以下的竹子要发笋,3年以上的才能砍,年限越长颜色越深,砍老留新,形成周期,确保年年有收成。”

  坚持退耕还竹,不断推进低产竹林改造、丰产竹林培育,截至目前,赤水市竹林面积发展到132.8万亩,其中楠竹52.8万亩,森林覆盖率由2000年的63.4%提高到如今的82.51%,竹产业上升为富民强市的支柱产业。近5年,全市水土流失面积减少381平方公里,河流出境断面水质常年保持在Ⅱ类以上。

  “做强竹产业链,真正释放上百万亩竹林的经济价值”

  切片,蒸煮,漂白……从砍伐运输到制成竹浆,经过上百道工序,一根竹子的初级加工告一段落。位于贵州赤水经济开发区的泰盛(贵州)竹资源发展有限公司每年要消纳约140万吨原竹,年产36万吨竹浆,年产值超20亿元。

  近年来,赤水市将生态竹木循环产业作为全市重要产业,不断提升竹浆产能,大力引进和培育下游终端纸、特种纸制造企业,延伸产业链条,发展绿色经济。

  “赤水的竹子多为细、短的杂竹,适合制作竹浆。如何把制浆污染降到最低,是我们探索的关键。”泰盛(贵州)竹资源发展有限公司人事行政部副经理宋尔刚介绍,公司通过投建碱炉、燃烧发电、统一收集废水、集中污水处理等措施,实现达标排放。目前,公司正在新建中水回用车间,废水经过处理后二次利用,最后再汇集到污水处理厂。

  “竹产业的绿色发展,除了降低排污率,还要提高产能。”宋尔刚说,采用以前的生产工艺,生产一吨竹浆需要4.6吨原竹,近年来公司不断更新技术、改进设备,每生产一吨竹浆节约0.8吨原竹,一年节约近30万吨原竹。

  2018年以来,赤水市联合竹加工龙头企业招商,已培育竹类加工企业(作坊)近300家、规模加工企业16家,其中国家级林业龙头企业3家、省级林业龙头企业8家,初步形成竹建材、竹家具、竹装饰、竹工艺品、全竹造纸和竹笋加工6个系列300多个品种。去年竹产业综合产值74.6亿元,占地区生产总值超60%。

  从地板、家具到水果盘,贵州新锦竹木制品有限公司的市场在转变,工艺在升级。“传统市场逐渐趋于饱和,利润空间有限,‘以竹代塑’属于新兴产业,市场潜力巨大。”贵州新锦竹木制品有限公司董事长姚连书说,为摆脱资源丰富但产业滞后的困境,公司成立贵州省竹木研发院士工作站、省市竹材精深加工及综合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,提高竹子边角料利用效率,减少污染物排放。

  此外,赤水市还全力推动竹浆产能向纸浆模塑、特种纸方向发展,延伸产业链,提升附加值。“我们要加大‘以竹代塑’‘以竹代木’‘以竹代钢’‘以竹代棉’等新兴产业发展力度,加快推动竹资源循环利用,做强竹产业链,真正释放上百万亩竹林的经济价值。”赤水市林业局党组成员黄仕平说。

  “‘以竹代塑’‘以竹代木’成为引领低碳生活的新时尚”

  一台台电脑产品搭乘飞机、货轮漂洋过海,仍然丝毫无损,离不开保护它们的“盔甲”——由一根根赤水翠竹制成的竹纤维包装。

  2016年,联想集团包装研发负责人白岩接到一个任务:研发竹纤维新材料。“当时行业内普遍使用发泡聚乙烯作为包装与缓冲材料,价格相对低廉。与之相反,新型竹纤维材料的造价是塑料的3倍。然而,从可持续发展角度看,‘以竹代塑’更为重要。”白岩说。


地址:中国 天津市和平区新华路237号(300040)
您是本站第 位访问者